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 > 行業(yè)動態(tài) > 正文

智能箱子可指揮車輛去該去的地方

2016-04-20 08:24 性質:轉載 作者:南京日報 來源:南京日報
免責聲明:中叉網(www.zulingongsi.com.cn)尊重合法版權,反對侵權盜版。(凡是我網所轉載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內容和圖片視頻之知識產權均系原作者和機構所有。文章內容觀點,與本網無關。如有需要刪除,敬請來電商榷!)
德國“工業(yè)4.0”提出者之一首次來華演講智能倉儲,發(fā)10萬件貨可省100多人力本報訊(記者 查金忠 通訊員 孫楠) 現(xiàn)在是人...

  德國“工業(yè)4.0”提出者之一首次來華演講

  智能倉儲,發(fā)10萬件貨可省100多人力

  本報訊(記者 查金忠 通訊員 孫楠) 現(xiàn)在是人找貨,以后是貨找人;現(xiàn)在是人指揮車把箱子送走,未來可能是箱子自己指揮汽車把自己送到該去的地方……昨天,內部物流行業(yè)的國際盛會——2016中國(南京)國際物流配送、搬運及物流信息化展覽會(LogiMAT China 2016)在寧開幕,物聯(lián)網之父、“工業(yè)4.0”概念提出者之一、德國弗勞恩霍夫物流研究院院長米夏埃爾·騰·洪佩爾(Michael Ten Hompel)獻出了他的中國“首秀”,就“工業(yè)4.0”在生產、自動化和物流中的應用提出了展望。

  目前,我國物流成本占GDP比重約為16.6%,比歐美高出一倍多。洪佩爾教授認為,這一方面是因為中國幅員遼闊,但另一方面要歸因于物流過程中的效率低下和浪費。

  “中國還有很大改進空間。物聯(lián)網對中國物流未來的發(fā)展會有很大的影響,通過實現(xiàn)自動化、智能化的物流系統(tǒng),可以顯著降低物流成本。這是德國正在走的路,對中國來講也非常有幫助?!焙榕鍫栒f。

  他說,物流的自動化、智能化,是德國“工業(yè)4.0”的重要內容之一,它需要大量利用信息物理技術并集成化。這樣的解決方案還處于研發(fā)階段,未來10年將會普遍使用。

  在昨天的展覽上,南京企業(yè)音飛儲存設備公司也在展會上展示了類似產品?!鞍凑掌胀ǖ膫}儲模式,倉庫出貨員要一人拎一個小籃子,到處飛奔找貨物,一天下來要跑20多公里路。”工作人員介紹,該公司研發(fā)的智能倉儲系統(tǒng),可讓出貨員站在機器前不動,由多層穿梭車代替人去跑腿。10萬件的出貨量,普通倉庫需要150—200個出貨員,而應用多層穿梭車,只需要33個操作員就能完成。

  “工業(yè)4.0”下,每只箱子都能上網“沖浪”

  很多產品的生產過程,就是內部物流過程,物流自動化與智能化生產密不可分。昨天的展會上,深圳今天國際物流技術公司介紹了該公司為某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生產商定制的全套自動化、智能化的物流系統(tǒng)解決方案。在這一方案中,每個生產單元都用二維碼作為信息載體,各生產工序之間在實現(xiàn)物流自動化的同時,也實現(xiàn)了信息流的同步化。生產過程中,系統(tǒng)還對電池充放電過程的各種物理性指標進行自動檢測、跟蹤,做到了邊生產、邊檢查。它雖然是一套智能化物流的解決方案,但同時也實現(xiàn)了電池生產的自動化、智能化。

  洪佩爾說,“工業(yè)4.0”的精髓是系統(tǒng)整體的自動化,人與系統(tǒng)之間要能無縫對接,系統(tǒng)與系統(tǒng)之間能有效交互。唯有這樣,才能把整體效能發(fā)揮到最優(yōu)。

  據介紹,弗勞恩霍夫物流研究院作為歐洲最高水平的應用研究機構,一直在研究“工業(yè)4.0”條件下的物流應用創(chuàng)新。比如,他們成功開發(fā)的智能料箱解決方案,物料箱和互聯(lián)網對接后,成了智能的箱子集群,每只箱子都能把自己攜帶的信息上傳到網上。由此可以進一步形成智能運輸系統(tǒng),智能箱子可以告訴車輛,該把自己送去什么地方,而不再需要人的指令。

  機器人+無人機解決“最后一公里”配送

  中國電子商務發(fā)達,但物流配送的“最后一公里”一直是瓶頸。大多數投遞員騎電動自行車完成配送,很有些“土法煉鋼”的味道。

  洪佩爾說,德國電子商務的發(fā)展也非???,業(yè)界也在討論隔日配送、當日配送甚至幾小時配送的問題。從技術上講,將來可以依靠智能機器人技術,完成“最后一公里”配送到客戶手上的工作。未來還會有新的手段,比如無人機技術等,可以解決“最后一公里”的痛點。此外,他認為,自動取貨站系統(tǒng)也是很好的解決方案。

網友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fā)言,拒絕廣告

相關資訊

關注官方微信

手機掃碼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