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圖形用戶界面到對話式交互
不管是服務機器人還是聊天機器人,基于語音識別的“對話”技術都是一個基礎,這也是機器人區(qū)別于應用程序的地方。PC和智能手機的發(fā)展,都是建立于文字和圖像的視覺交互。在人類的溝通史中,對話先于文字和圖像溝通產(chǎn)生,是一種最基本的交流方式。在人類與機器的交互上,現(xiàn)在要逆轉這一進程,從文字和圖像回到對話。這不是一種倒退,而是一種進步。
對話式交互可以消除掉在人機交互過程中的文化門檻,即不識字的人也能使用計算機。其實在最早的計算機研發(fā)中,圖形和對話就是兩個主要的方向,后來,圖形用戶界面技術率先取得突破,獲得普及。
Ron Kaplan是Nuance Communications的副總裁和首席科學家,也是最早研究對話式人機交互的科學家之一。他的團隊早在70年代就已經(jīng)針對對話式人機交互展開了研究,并且已經(jīng)完成了一個系統(tǒng),能夠讓用戶使用英文與計算機進行交互從而預訂機票。但由于技術原因,這個系統(tǒng)無法大規(guī)模投入使用。“當時,支持一個用戶差不多需要耗費一百萬美元”,他說。它們需要更高速、更分布式處理、更加高效的計算機來完成。
40多年后,人機交互技術的基本組成要素,即強大的對話式界面所需的、被Kaplan稱為“入門級”的技術,現(xiàn)在對所有買家來說都是觸手可及的。
這是一個技術集成的經(jīng)典案例:運算能力、語音識別、移動設備接入、云計算和神經(jīng)網(wǎng)絡,這幾方面的技術在幾乎同一時間達到了一定水平。而且這些工具足夠的優(yōu)質、廉價、易得,使得對話式界面走入市場,并且無處不在。
對話式界面還解決了一個問題:當那些沒有屏幕的設備(燈架、煙霧報警器等)在接入網(wǎng)絡以后,我們無需按鍵、菜單、圖標就能和它們互動。
2025-05-22 15:01
2025-05-21 20:49
2025-05-21 13:31
2025-05-18 16:04
2025-05-17 11:32
2025-05-15 19:02
2025-05-12 08:39
2025-05-12 08:33
2025-05-12 08:30
2025-05-12 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