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 > 行業(yè)動態(tài) > 正文

中國制造史上第二次倒閉潮或來襲 物聯網轉型成為救命稻草

2015-05-17 19:50 性質:轉載 作者:物聯網智庫 來源:物聯網智庫
免責聲明:中叉網(www.zulingongsi.com.cn)尊重合法版權,反對侵權盜版。(凡是我網所轉載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內容和圖片視頻之知識產權均系原作者和機構所有。文章內容觀點,與本網無關。如有需要刪除,敬請來電商榷?。?/div>
過去十幾年間,中國制造以“MadeInChina”的標志走到了世界的前沿,而當前,“中國制造”正在遭遇著空前的危機,第二次倒閉潮或來襲。...

  過去十幾年間,中國制造以“MadeInChina”的標志走到了世界的前沿,而當前,“中國制造”正在遭遇著空前的危機,第二次倒閉潮或來襲。

  近期中國制造業(yè)面臨著又一輪的倒閉潮,這里既有技術趕不上時代、前期投入過多,造成資金鏈斷裂的企業(yè),也有無法忍受人力成本急劇上升,出現歇業(yè)關門的企業(yè),更有試圖轉型升級,但是卻沒有成功的企業(yè)。

  而根據公開報道,目前,松下、日本大金、夏普、TDK均計劃進一步推進制造基地回遷日本本土,耐克、富士康、歌樂、三星等世界知名企業(yè)也加快了撤離中國的步伐。
  中國歐洲商會去年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2013年在華裁員的歐洲公司比例從2012年的10%升至16%;2014年有24%的公司在中國削減成本,高于2013年的22%,而裁員正是外企在華成本削減行動的一個常規(guī)選項。

  韓國有關機構去年11月發(fā)布的數據顯示,在華新設法人的韓國企業(yè)2006年為2294家,2008年為1301家,2010年減至901家,2013年減至817家,2014年上半年進一步銳減到368家。這一數據從2006年至今減少了將近9成。

  波士頓咨詢公司2012年2月發(fā)布的一份報告稱,在對106家年銷售額不低于10億美元的美國公司所進行的調查中,有37%的公司表示正考慮或計劃把部分制造業(yè)務遷回美國。

  東莞是中國制造業(yè)的一個樣本區(qū)域。當地一名從事外貿業(yè)務的管理人員稱,東莞的外資撤離和企業(yè)倒閉從2008年開始出現,今年情況尤其不好,以前是加工企業(yè)搬到內陸省份,現在開始搬到越南和東南亞。

  當地流傳的說法是,“在過去一年左右的時間內,至少有不低于4000家企業(yè)關門”,但這一說法始終沒有得到官方確認。而在此之前的5年,即2008年至2012年,公開的數字是,“7.2萬家企業(yè)被關閉”。

  經濟觀察報稱,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以來,電子儀器儀表制造、紡織服裝鞋帽、塑料制品及金屬制品等行業(yè),分別占全市倒閉關停企業(yè)總數的44.1%、11.8%、7.6%和7%,合計占比70.5%。

  這樣看來,這一輪倒閉潮和2008年金融危機造成的倒閉潮有著本質的區(qū)別。

  “2008年,三來一補的外貿型企業(yè)倒閉,更多是受到外需萎縮的影響,屬于市場原因,”東莞本地學者龔佳勇分析認為,“這一輪的倒閉,更多的是產業(yè)因素,即傳統代工類工廠依靠的產業(yè)基礎不復存在”。

  著名品牌戰(zhàn)略專家李光斗撰文指出,市場是在不斷的供給與需求的循環(huán)中發(fā)展,對制造業(yè)也是如此。

  “從供給角度來講,支撐制造業(yè)發(fā)展的是勞動、資本和全要素生產率;從需求角度來講,支撐制造業(yè)發(fā)展的是投資、消費和凈出口拉動?,F在制造業(yè)出現危機,很大情況就是供給與需求發(fā)生了變化。”

  從供給方面看,首先是勞動供給出現不足,如今中國勞動力人口已不能與前幾年相比。目前中國勞動力人口正呈現出縮減趨勢,15—59歲人口從2011年至2012年縮水66萬到9.45億人,而勞動年齡人口的數量到2014年已從2011年頂點下降了560萬。

  勞動力人口下降,就會影響勞動力供給,勞動力供給不足,用工成本就會上升,用工成本高已成為了影響企業(yè)發(fā)展的一個很大原因。

  從需求方面看,中國過去寬松的貨幣政策帶來了嚴重的投資比例過高問題。據統計,2012年中國固定資產投資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達到46.1%,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23.8%。

  投資刺激了需求,也刺激了制造業(yè)的發(fā)展,但粗放式,只關注產品的量、規(guī)模,而忽視產品的質,生產中不注重技術、不注重創(chuàng)新的發(fā)展,反過來又會影響企業(yè)不能很好地滿足需求。

  以聯建科技為例,該公司聯建科技在給蘋果做產品代加工的時候,根據蘋果銷量增長前景擴大了其生產設備,但這些設備主要用于iPhone4s以前的款式。

  自去年蘋果公司推出了屏幕要求更薄的iPhone5和iPhone6,聯建科技的產品便無法適應,最終因其技術落后、良品率太低、成本太高被蘋果剔除了供應商之列。


  在中國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姚景源看來,中國制造的問題在于大而不強。

  “我們的機床占到世界的產量38%,但是我們高檔的數控機床基本得靠進口。我們鋼鐵產量世界第一,但是港口碼頭上高噸位起重機的鋼絲繩得進口。我們的鋁產量是世界第一,但是飛機上用的鋁我們得進口。我們給每人每年平均做3套半衣服,但是這么大的出口服裝基本上都是貼牌?!?

上一頁123

網友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fā)言,拒絕廣告

相關資訊

  • 本周工業(yè)車輛行業(yè)熱點回顧(2023.2.5-2.11)
    每次拿起論語來與孩子們一起閱讀,總會有所收獲。子曰:“君子不器?!本硬黄?,我們常常說的一個成語而已,就是不能只成為某一個專業(yè)的人才,如是為政的人,就...

    2023-02-13 12:20

  • 國家標準《叉車禁用與報廢技術規(guī)范》(初稿)討論會成功召開
    2023年2月9日,全國工業(yè)車輛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以下簡稱“工業(yè)車輛標委會”)組織召開了國家標準《叉車禁用與報廢技術規(guī)范》(初稿)討論會,會議以視頻形式召開...

    2023-02-11 09:16

  • LogisticsIQ:到2027年,全球AGV和AMR市場安裝量將超過240萬臺,規(guī)模達110億美元
    2023年2月6日電 根據咨詢公司LogisticsIQ最新的市場研究報告,移動機器人(AGV和AMR)市場預計到2027年將達到180億美元(近1300億RMB)以上,AGV和AMR的增長率分別約為24%和43%。AGV和AMR的總裝機...

    2023-02-08 09:40

  • 什么是機器視覺?
    機器視覺(Machine Vision)是機器處理和分析視覺信息的能力。雖然機器視覺最常用于制造業(yè),但許多行業(yè)都可以從更智能的機器中獲益。機器視覺機器視覺,有時也稱為計算機視覺,是計算機系統分析和...

    2023-02-08 09:38

  • 七大即將到來的機器視覺應用——由人工智能、相機和芯片的最新進展
    什么是機器視覺?機器視覺(Machine Vision,簡稱MV )是不同技術和方法的結合,可自動提取圖像信息,為機器在工業(yè)和非工業(yè)環(huán)境中執(zhí)行給定任務提供操作指導/關鍵數據。高投資回報率的持續(xù)報告除其...

    2023-02-08 09:35

  • ??低曂瞥鲞\動檢測 2.0,是一款具有人工智能的軟件
    新的??低曑浖貏e推薦用于各類中小型企業(yè)和住宅建筑的周界檢測。它使運動檢測技術更進一步,因為配備 Acusense 技術的新軟件能夠從真實通知中識別出由大雨、落葉或動物經過等因素引起的誤報...

    2023-02-08 09:31

  • 建設智能倉庫不再需要大量投資
    隨著倉庫效率以及其他流程的簡化成為零售商和物流供應商的更大優(yōu)先事項,智能倉儲解決方案的采用正在迅速增長。倉庫自動化并不是什么新鮮事,但一些因素使其在整個供應鏈中的應用升級。例如,在過...

    2023-02-07 09:52

  • 如何選擇工業(yè)機器人?具有不同類型機器人的特點和主要應用的實用指南
    自1959年Devol和Engelberger開發(fā)的第一個模型--當時重達兩噸多的解決方案,具有開拓性,但與最近的版本相比,速度慢、笨重且不準確--工業(yè)機器人已經經歷了顯著的發(fā)展,其領域也在迅速發(fā)展。技術發(fā)...

    2023-02-07 09:48

  • 韓國造船業(yè)轉向機器人以克服工人短缺問題
    《韓國時報》據行業(yè)官員稱,周二,國內造船業(yè)正在引進機器人,以應對工人的短缺并防止安全事故。大宇造船和海洋工程公司(DSME)開發(fā)了一種碳素鋼管焊接機器人,它說可以改善工作環(huán)境和生產力,并...

    2023-02-07 09:44

  • 波士頓動力為DHL開發(fā)的新機器人每小時可以卸下 350 個箱子
    盡管有叉車、傳送帶和自動分揀系統,世界各地的許多倉庫如果沒有一個人在裝貨區(qū)把箱子從卡車后面拉出來就無法運作。手工裝卸箱子,雖然聽起來很陳舊,但在從食品雜貨到服裝,再到大多數消費品的退...

    2023-02-06 09:47

關注官方微信

手機掃碼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