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 > 行業(yè)動態(tài) > 正文

為什么國貨的設計這么爛?

2015-03-08 14:43 性質:轉載 作者:商業(yè)投資地理 來源:商業(yè)投資地理
免責聲明:中叉網(www.zulingongsi.com.cn)尊重合法版權,反對侵權盜版。(凡是我網所轉載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內容和圖片視頻之知識產權均系原作者和機構所有。文章內容觀點,與本網無關。如有需要刪除,敬請來電商榷?。?/div>

  【長期領先的歐洲設計美學】

  汽車是能最集中體現一國工業(yè)設計綜合水平的產品。雖然日本韓國在質量可靠性、工程學等領域已經超越歐洲,但最頂級的汽車幾乎都產自歐洲,而所謂的頂級,很大程度上日常功能性讓位于心理需求的產品,而實現這種心理需求價值最大的因素是審美。

  在造型審美上,歐洲遙遙領先于日本、美國。歐洲車都有非常符合其定位、一眼可辨的外形;美國車雖然同樣風格清晰可辨,但濃郁的美式土豪風,逼格遠遜歐洲車;日本車雖以卓越的可靠性和細節(jié)考慮著稱,但始終未解決平庸、缺少個性的短板,韓國車較之差距更大。


日本豐田旗下的豪華車品牌——雷克薩斯,其設計更偏美國風格,這也讓它在北美備受歡迎

  歐洲的領先地位并不意外,它一直是世界美學相關領域理論突破和先鋒實驗的最前沿,最直觀的是其當代藝術的發(fā)展水平。它們是工業(yè)設計中關于平面視覺、材質、造型藝術等領域的探路先鋒。

  當代藝術的水平,甚至是各國工業(yè)設計中美學水平的直接呈現。它對工業(yè)設計的美學影響,相當于理論物理水平之于工業(yè)技術。今天工業(yè)設計中運用的美學,大都可以從現當代藝術家那里找到源頭。

  現代設計的理論和教育體系都誕生于德國,1920年代的包豪斯設計學院之于現代設計甚至相當于耶路撒冷之于基督教,但納粹上臺后,扼殺了德國的現代設計,而戰(zhàn)后德國的工業(yè)設計長期秉承高度理性化的審美,在戰(zhàn)后豐裕社會很快喪失了執(zhí)牛耳的地位。


包豪斯設計學院,她的成立標志著現代設計的誕生,對世界現代設計的發(fā)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為發(fā)展現代設計教育而建立的學院

  今天,歐洲工業(yè)設計中表現最杰出的是北歐和意大利。北歐溫和、含蓄、優(yōu)雅的審美風格,深刻影響了世界家居日用工業(yè)品的美學,而意大利人則始終引領著高端消費品的審美,兩者在各自生態(tài)位上都具有世界性的領導地位。

  美國雖然是世界最成熟完備的市場,也是世界最早擁有完備工業(yè)設計體現的國家,但美國一直不像歐洲有眾多設計理論和哲學,在先鋒藝術上始終較歐洲遜色一籌,其實用主義的設計觀念在歐洲人看來就是淺薄和沒文化,它確實在創(chuàng)新和探索上乏善可陳。

  日本有卓越的美學傳統(tǒng),而且對西方美學產生過重要影響。但其在當代藝術的創(chuàng)新和探索與歐洲人有相當差距。日本工業(yè)設計美學中,最擅長的部分來自其文化傳統(tǒng),即呈現天然材質肌理和巧妙將產品骨架結構變成美學的一部分上,但在處理現代材料的美學沉淀上,則較歐洲有明顯差距。


日本設計大師栄久庵憲司設計的龜甲萬醬油瓶(全球銷量已過4億件)

  【中國人的審美……】

  我們只要看一下印度人的日常審美偏好,就大體能想象印度人的工業(yè)設計水平。因為一國工業(yè)設計中體現出的美學,其實是一國整體審美水平的集中呈現。


這種卡車集中體現了印度人民的審美

  不過,印度人的審美雖然似乎有些反現代工業(yè)審美的傾向,但中國人的審美水平與印度其實只在伯仲之間。


印度丑車塔塔Magic Iris(上)與中國奇瑞QQ

  中國或許是世界上最重視教育的國家,但卻是最不注重美學教育的國家。一方面,中國應試教育體制在大程度地壓縮與審美相關的課時,另一方面,很多中國父母卻又愿意在子女的音樂、繪畫上技能培養(yǎng)上不惜血本,而此舉培養(yǎng)的是一種重復和熟練性的技能,它或許能提高審美能力但卻無關創(chuàng)造力。


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國生產的春洲牌SL130GJ輕型貨車

  而且審美能力和素養(yǎng)并不僅僅體現為美術、音樂的知識和技能,還體現為全社會生活態(tài)度、生活方式,以及哲學和精神等形而上的文化偏好、習慣。我們可以類比一下中國和日本在突然成為世界上最有購買力的人群時的異同。

  中國與日本在突然有錢時,有些表現是高度一致的:普通中產蜂擁到發(fā)達國家后,先在著名旅游景點前留下到此一游的影像記錄,然后到奢侈品店瘋狂掃貨,甚至給人留下了東亞人特別喜歡箱包之類奢侈品的印象。特別有錢的人則到西方國家購買各種不動產。

  但在西方各大拍賣會上的中日企業(yè)家們的表現則有很大不同,中國富豪高價追逐的是中國文物,尤其對圓明園獸頭之類價值可疑的東西喜歡一擲千金。而日本企業(yè)家最青睞的是西方當代藝術品,1970年代日本興起的西方當代藝術收藏熱,導致除少數經典外,西方印象派繪畫很大部分被轉移到了日本。


2000年,索斯比和佳士得拍賣圓明園大水法前十二銅獸頭中的虎頭、牛頭和猴頭。被中國保利集團公司以總價3000萬港元購回

網友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fā)言,拒絕廣告

相關資訊

關注官方微信

手機掃碼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