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 > 物流資訊 > 正文

論我國應急物流系統的重構

2010-10-10 10:54 性質:轉載 作者:歐陽文霞 來源:商業(yè)經濟
免責聲明:中叉網(www.zulingongsi.com.cn)尊重合法版權,反對侵權盜版。(凡是我網所轉載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內容和圖片視頻之知識產權均系原作者和機構所有。文章內容觀點,與本網無關。如有需要刪除,敬請來電商榷?。?/div>

與普通物流系統相比,應急物流系統在系統目標、設置、設施特性以及配送模式等方面都有較大差別,二者的比較如表1所示。以下為應急物流系統的典型特點:

(一)快速反應系統

應急物流是由突發(fā)事件引起的,其損失的降低,必須通過快速反應的物流系統來實現。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就是效率,由此我們可以看到應急物流系統對時效性要求非常高,要求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以最快的流程和最安全的方式來進行應急物流保障。

該系統與一般的快速反應系統有所不同,通常的快速反應系統是在計劃指導下進行的,而應急物流系統的快速反應完全是在無計劃、無準備的情況下進行的,這就給物資保障工作帶來了很大的困難。要想克服這一困難,應急物流系統就必須做好全面應急預案的準備工作,只有這樣才能增強應急物流系統的快速反應能力。另外,應急物流系統的快速反應能力具有一次性和臨時性的特點,這一特點決定了應急物流系統的快速反應能力有別于一般物流系統快速反應能力的經常性、穩(wěn)定性和循環(huán)性。

(二)具有豐富的網點

應急物流系統要想實現快速反應功能,其救急網點的分布就必須合理有效。由于突發(fā)事件的方向很難明確,事件類型、時間長短不可預知,在這種情況下,要想提高抗災搶險的能力,只有創(chuàng)建豐富的、規(guī)模不等的救災網點,才能實現“第一時間”的效用。例如德國是一個寒冷的國家,經常因為大雪封路,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他們在所有的高速公路邊都按照合理的距離設置了融雪劑儲備箱,這些網點的設置可以使運行在高速公路上的人員在第一時間將災害所帶來的損失降為最低。除此之外,他們還在全國范圍設置了大型的救災網點,相關機構在接到搶險的第一時間也將出動大型鏟雪車,趕赴受災現場。

應急物流系統由于使用的偶然性與緊急性,要求我們廣泛地設置相應的救災網點來解燃眉之急,然而又考慮到其成本,因此我們在創(chuàng)建網點時要將臨時性、長期性、偶發(fā)性等因素充分結合起來,盡量使網點的設置既分散又集中;既能滿足臨時需要,又能滿足長期抗災的要求。

(三)可縮放的系統

基于應急物流的特點,從而使得應急物流的內容、方向、強度、持續(xù)時間隨之變得具有不確定性。應急物流需求和供給在突發(fā)事件發(fā)生前是不確定的,必須在突發(fā)事件發(fā)生之后將其納入應急物流系統中。例如,2003 年上半年對 SARS 的戰(zhàn)斗開始階段,人們對防護和醫(yī)療用品的種類、規(guī)格和數量都無法有一個確切的把握,各類防護服的規(guī)格和質量要求是隨著人們對疫情的不斷了解而確定的。由此可見,應急物流系統應該是適應性好、功能強大、反應靈敏的可縮放的管理系統。它可以根據國家的政策法規(guī),組織眾多普通商業(yè)物流中心、企業(yè)加盟,并通過一張覆蓋于各加盟物流中心、企業(yè)的網絡系統將其連接起來,依托政府公共信息平臺,組成一個網絡應急系統,實施信息發(fā)布和管理工作。在救災中,根據災情的具體情況,靈活抽調各加盟物流中心組成一個臨時保障系統。根據災情的大小、性質、范圍等的不同,構建大小不同的應急物流系統。如果遇到全國性的災害,還可以將多個地區(qū)性的應急物流指揮中心聯網,組成一個全國性的應急物流系統,實施應急保障。

應急物流系統的總體框架

網友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fā)言,拒絕廣告

相關資訊

熱點資訊

關注官方微信

手機掃碼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