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 > 行業(yè)動態(tài) > 正文

徐冠巨:建設服務實體經濟的現代物流體系

2018-03-12 07:20 性質:轉載 作者:東方今報 來源:東方今報
免責聲明:中叉網(www.zulingongsi.com.cn)尊重合法版權,反對侵權盜版。(凡是我網所轉載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內容和圖片視頻之知識產權均系原作者和機構所有。文章內容觀點,與本網無關。如有需要刪除,敬請來電商榷?。?/div>
深入開展“互聯網+”行動、推行“互聯網+政務服務”、發(fā)展“互聯網+農業(y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多處談及“互聯網+”,廣受關注。“互聯...

  深入開展“互聯網+”行動、推行“互聯網+政務服務”、發(fā)展“互聯網+農業(y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多處談及“互聯網+”,廣受關注。“互聯網+”代表的是新經濟的一種趨勢。近年來,從網絡消費到共享單車,從在線教育、遠程醫(yī)療到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新經濟蔚然成風,為正處于戰(zhàn)略轉型的浙江經濟增添了一個廣被點贊的注腳。

  全國人大代表、傳化集團董事長徐冠巨提出,平臺就是服務實體經濟新模式,要發(fā)揮好互聯網時代平臺的力量。

  徐冠巨講述了一個有關“平臺”的故事。在浙江省棉紡產品集散地紹興,每年要從新疆阿克蘇運輸大量棉花,原來由“棉花特需專列”需要15天,但通過傳化網提供的全鏈條智能物流服務,縮短到4至7天;到紹興后,從采購、倉儲、運輸、結算等各個環(huán)節(jié)為紡織印染企業(yè)提供一整套解決方案,從新疆到浙江、從棉花到棉布,物流成本節(jié)省40%。

  這一變化背后是傳化的智能物流平臺。針對制造業(yè)企業(yè)缺少服務體系支撐、物流成本高等關鍵痛點,傳化以智能物流切入,應用數字技術,采用平臺模式打造城市物流中心網絡、智能系統(tǒng)、支付系統(tǒng)三大基礎設施,構建數字“傳化網”,建設服務實體經濟的現代物流體系。

  “我們20年來在物流領域探索和實踐,深切體會到中國制造轉型之痛,除了缺乏智能化、數字化的基礎設施與生產裝備外,更缺乏服務中國制造的一攬子供應鏈系統(tǒng)解決方案,物流、信息技術、金融服務、業(yè)務協同無法有效連接,供應鏈缺乏組織化管理,導致運行效率低、綜合成本高。” 徐冠巨代表說。

  目前,傳化公路港城市物流中心已經落地100多個項目,40多個公路港投入運營,在浙江,也已有9個項目落地,初步形成了一張網?!耙阎袊纳a資料和生活資料的供應鏈服務體系建設好,需要政府、行業(yè)和社會各界共同努力。”徐冠巨代表說,傳化將通過智能物流系統(tǒng)這個平臺,致力打通供應鏈各環(huán)節(jié),形成共生共贏的行業(yè)生態(tài),支撐實體經濟邁向中高端。(記者: 張淵 李斌)

網友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fā)言,拒絕廣告

相關資訊

關注官方微信

手機掃碼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