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 > 企業(yè)動態(tài) > 正文

三一工程機械 揚名海外 贏在品牌

2013-01-05 08:47 性質:轉載 作者:慧聰工程機械網 來源:慧聰工程機械網
免責聲明:中叉網(www.zulingongsi.com.cn)尊重合法版權,反對侵權盜版。(凡是我網所轉載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內容和圖片視頻之知識產權均系原作者和機構所有。文章內容觀點,與本網無關。如有需要刪除,敬請來電商榷!)

  普茨邁斯特

  業(yè)績增長30%

  年初合并至今,在全球經濟并不十分景氣的背景下,普茨邁斯特仍取得了銷售額同比增長30%的優(yōu)秀業(yè)績。目前,雙方在人員交流、資源共享方面的融合還在穩(wěn)步推進中。

  “怎樣做到優(yōu)勢互補?怎樣做到1+1>2?”這一問題從三一完成并購大象的第一天起,就在雙方高層的腦海里縈繞。董事長梁穩(wěn)根就曾指出,三一并購大象并非一般意義“強對弱”經營上的整合,而是一種“強強聯(lián)合”,更是一種傳承上的融合,這并沒有先例可循。

  普茨邁斯特CEO肖毅在接受《世界報》采訪時表示,“中國和德國企業(yè)間鮮有文化共同點,這是顯而易見的,因此我們不會強求雙方完全一致,這么做必然會失敗。我們采取雙品牌戰(zhàn)略,三一和普茨邁斯特在戰(zhàn)略層面完美配合,中國國內的約合世界近80%份額的大市場由三一負責,普茨邁斯特負責世界其他市場?!?/P>

  據介紹,并購完成后,一方面普茨邁斯特保持獨立經營,另一方面普茨邁斯特與三一在文化與技術上的交流與融合日益密切。

  2012年6月中旬,三一泵送事業(yè)部的研發(fā)工程師姚震與譚義被派到德國大象總部學習。說起自己的德國之旅,姚震坦言,大象的研發(fā)經過了幾十年的技術沉淀后,其產品近乎完美,很多值得學習。

  12月,三一與普茨邁斯特的技術合作項目在長沙正式啟動。項目中,普茨邁斯特派出的若干名技術人員將協(xié)助三一團隊進行產品的工藝提升及品質改善,并最終實現三一產品的技術升級,達到德國制造標準。同時,普茨邁斯特對三一的零部件產品進行了仔細考察。

  也就是說,三一將獲得普茨邁斯特的技術,進一步提升產品品質,而普茨邁斯特也將獲得三一品質過硬,但價格相對較低的零配件產品,以降低生產制造成本,增強全球競爭力。

  隨著三一與大象的優(yōu)勢疊加效應進一步顯現,就連德國著名管理學家赫爾曼·西蒙都無不稱贊:“以前沒有人敢想象中國企業(yè)能在短期內成為某領域的全球主導者,然而三一重工——這家來自中國長沙的公司卻以其高質量的產品實現了這個中國企業(yè)的世界夢。”(李志楊)

  三一翻開中企維權新篇章
  2012年10月1日,對于三一而言,不僅僅是歡度國慶的日子,更是開創(chuàng)了中國企業(yè)在海外維權的“紀念日”。這一天,三一將奧巴馬總統(tǒng)和美國海外投資委員會告上法庭,這是中國制造企業(yè)第一次拿起法律武器對美國貿易保護主義說“不”。

  其實,早在2006年,三一就已經開始了海外維權之路。當時,擁有“三叉星”奔馳商標的戴姆勒公司,對三一商標的注冊表示反對,要求對該商標進行異議審查。在異議審查程序未結束時,戴姆勒又以三一商標侵犯其注冊商標權為由,一紙訴狀將三一推向了英國倫敦高等法院的被告席。為維護自身權益,三一積極制定應訴策略。收集提交的證明材料有上千頁,詳細說明三一商標的含義、來源和發(fā)展歷程,充分佐證三一商標并不存在侵權意圖。

  在維權過程中,還有一個鮮為人知的小故事。為充分收集三一商標并未侵權的證明材料,在英國倫敦街頭,三一海外的工作人員,分別拿著三一與奔馳兩個公司的商標,一一詢問路人,問其二者是否有相似性。在訪問兩百多名路人后,沒有一人認為兩個商標相似,都認為這是兩個不同的商標。最后,在詳實的證據面前,英國倫敦高等法院裁決奔馳公司敗訴,駁回其侵權訴訟。

  近年來,隨著三一海外市場迅速擴張,一方面,公司的國外專利風險與日俱增;另一方面,如何防止他人模仿、抄襲三一產品也成為一個重要課題,大力推動國際專利申請刻不容緩。

  三一的國際專利申請始于2006年。這一年,三一將“一種智能臂架控制裝置”技術申報國際專利。該專利在美國、歐洲、印度韓國、俄羅斯申請并獲得授權。

  據介紹,2006年,三一國際專利申請數量只有3件,2010年開始迅速攀升,達到81件,2011年為90多件,截至2012年,三一共申報國際專利341件。其中,印度專利申請為之前歷年申請總量的兩倍,巴西專利申請實現零的突破。

  三一在全球的專利布局,使其在世界范圍內擁有了更多的話語權。

 

12下一頁

網友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fā)言,拒絕廣告

相關資訊

關注官方微信

手機掃碼看新聞